还不是时候。
三文一武终究还是没有达成一致,因此在张太后首肯之后,朱瞻基便让四人回去之后主持明日阁议部议府议,这才让他们散了。等到人走,他刚想请示母亲的意思,张太后却摆了摆手:“这样的军国大事,由我一个女人决断不妥当。且等最终廷议的结果出来之后再说。阳武伯张攸和尚书黄福经营了这么多年,基础不至于轻易垮塌。”
说到这里,张太后微微一顿,随即说道:“阳武伯既然是中了毒箭重伤垂危,且选一个太医前去调治,他的两个儿子里头,挑一个过去看看吧。这么多年,他毕竟功劳不小。”
朱瞻基一一应了,等出了仁寿宫,心不在焉的他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了一声呵斥,一抬头就看见永宁宫的一个小太监正在大门口探头探脑。若是前些日子,哪怕不在永宁宫过夜,他也必定会过去瞧瞧孙贵妃,今天晚上却实在是没了心情,就淡淡地对王瑾吩咐了一声。出了长信门,他摆手止了肩舆,竟是安步当车地走在了天街上。此时远远的,尚能听见在乾清门和日精门月华门之间提铃宫女们高唱天下太平的声音。
跟在后头的陆丰见其余人都只是远远跟着,这才赶着上前了几步,在朱瞻基身后一步远处低声说道:“皇上,广东布政使张越托市舶太监张谦张公公从广州捎来了奏疏,锦衣卫连日急赶,刚刚小的赶过来之前刚送到。”
朱瞻基倏地回过头来,见陆丰双手呈上了一本奏折,他却没有立刻接过。果然,陆丰的声音这回更压低了一些:“小的问过送信的锦衣卫,阳武伯此次确实极其不好,往京师急报的同时,也打发了人去广州请张越的父亲去交阯见最后一面。得到讯息的当晚,张越就去见了张公公,又托付张公公把这么一份奏疏送过来,之前小的陪皇上去仁寿宫之前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