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鲁台之前不是出兵瓦剌大败太平部么?如今他已经派使节贺正旦,并贡名马二十匹。”
“不过是狗咬狗而已,此等跳梁小丑时归时叛,如今这进贡归顺也不过权宜之计罢了,算什么好事?”
“皇上所言极是,但若不是皇上先后两次北征大败蒙元,如何能有如今的归顺?”
尽管这是**裸的奉承,但从自己用了多年的黄俨口中说出来,朱棣少不得欣然一笑,当下就吩咐黄俨与礼部官合议正旦使节觐见等事宜。然而这一些话交待完之后,黄俨却没有告退的意思,他不禁眉头一挑:“还有什么事非得这个时候报上?”
黄俨仿佛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四周,见几个小太监都是泥雕木塑一般垂手肃立,那个宫女仍是低头忙着按摩,并无闲杂人等,这才笑说道:“老奴刚刚去了一趟通政司,结果发现江南那边送来了奏疏,所以记档之后就立刻送过来了。这外头的流言不可信,小张大人自个写来的折子总归不敢蒙骗皇上。”
“奏疏?他先前的奏事折子早就到了,行在六部和内阁众人还没拿出处置的条陈来?”
见黄俨摇头,朱棣不禁有些不耐烦了:“那些人就知道揣摩圣心!张越在松江府杀倭和善后的时候倒是心硬,这会儿却心软了。开海禁是开海禁,之前走私的又是另一回事,按律那些胆敢走私的商人全都该死……算了,比起那些通倭贼党来说,这些人还有可恕之道,况且初开海禁杀了商人终究不祥。这样吧,只杀首恶,家属不问,余者从轻论处,不过仅此一回,不为永例。至于那些里通倭寇的贼子,也不用杀了,让他们戴五十斤重枷在市舶司门口永远枷号,至死为止!回头你去传话,就说是朕的旨意!”
即便是黄俨这等漠视人命的性子,此时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廷杖下头固然也是能打死人的,但那毕竟是短痛,这枷号死人却是长痛。他不由自主地感到脖子上发凉,答应一声后就毕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