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酒足菜饱,众人再回到会议室时,宾主之间已经完全是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了。林振华与黄庆余等人就未来的合作事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黄庆余承诺将派出最强的技术队伍和工人参加这一次的乙烯会战,而林振华则答应,未来汉华重工承接的同类项目,将优先考虑将北石机作为合作伙伴。
其实,把事情想开了也就无所谓了,办企业不就是图个利润吗?如果汉华重工真有这样的实力,既能够把乙烯项目拿下来,又能时不时地在海外弄回来一些大项目,北石机跟着汉华重工混,又有何不可呢?这位小林经理年轻有为,又得到计委实力派副主任的垂青,估计未来也是前途无量的,大家给他面子,不也是给自己机会吗?
对于林振华来说,这一趟北石机之行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有了北石机的加盟,再结合汉华重工此前形成的积累以及从苏联弄来的资料,乙烯球罐的难题应当能够迎刃而解了。至少从蒋武元的态度来看,这件事是没有悬念的。
给北石机让出两套40万吨大化肥的订单,对于汉华重工来说,是一件好事。褚红阳、舒曼带领的海外销售团队实在是太给力了,把过去尼宏重工以及其他一些外国厂商的市场抢了个七零八落。
抢市场的时候大家觉得挺开心,等到抢回来了,大家却开始发愁了,因为汉华重工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订单。每个项目都要单开一个工地,需要有丰富安装经验的工人去进行现场施工。汉华重工这几年工人规模扩张很快,但有经验的工人却是严重短缺的,同时开十几个工地,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林振华便提出了转包的想法,把从海外拿回来的订单,转给国内其他有实力的企业去完成。40万吨大化肥的技术是汉华重工研发出来的,现在可以授权给其他企业去使用。至于使用费嘛,每套马马虎虎收个100万美元就可以了。林振华不是一个吃独食的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