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制裁总是会结束的,到那时候再重新启动这个项目也不迟。另一派意见则认为,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与其这样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拼一拼,说不定自己拼成功了,就能够反过来打ALK一记耳光。
能够打ALK的脸,自然是大家乐于看到的事情。但也有人担心,中国连30万吨乙烯都搞不出来,直接跳一步,搞45万吨乙烯,风险太大了。万一没有搞成,那就是打脸不成,反而自取其辱了。
总公司的这些讨论,汉华重工自然也有所耳闻。毕竟在去年的时候,林振华、韦东齐等人是陪着石油部的顾嘉骅参加过与ALK的谈判的,而且还向石油部申请了要承接一个30万吨乙烯的项目。顾嘉骅目前的职务是石油总公司化工设备工程部的部长,45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就是由他负责。他是属于主张自己建设的那一派,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想法能否实现,一半的希望在于汉华重工的身上。
林振华从项哲那里了解到了国家石油总公司的态度,又与韦东齐、贺诚山等人一起进行了几天的讨论,全面分析了承接这一项目的可行姓和主要技术难点,随后,他便带着一个班子启程前往燕京了。他打算说服石油总公司,把这个45万吨乙烯的项目交给以汉华重工为核心的国内企业来做。
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对中国是一种损害,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在非常时期,国家会采取一些非常的举措。有些平时办不到的事情,在这种特殊时期往往很容易做办到。兔子急了也跳墙,中国平时像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但急了眼的时候,也是会露出獠牙的。
林振华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冒险一搏,接过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项目。韦东齐等人已经替他全面评估过了,以目前国内的技术力量,如果有足够的投入作为保障,要攻克45万吨乙烯设备,胜算还是比较大的,当然,成本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