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曹贼 > 第509章 稳定才是大道理(1/2)

第509章 稳定才是大道理(1/2)(4 / 6)

初他创双液淬火法,以及风箱等各种工具,皆出自友学之手。

而河一工坊监令,是隽石昔曰之家臣,同时还是友学妾室郭寰之父。让友学去河一工坊,正可人尽其才。再说了,有他丈人维护,他在那里也不会太过吃苦。

主公不是说,希望友学静下心来,好生做一番学问?

到了河一工坊,无人可以打搅,他有大把时间来做学问,主公又何必太过担心?”

“这个……”

“若主公还不放心,就使妙才为河南尹。”

曹艹有点心动了!

夏侯渊,那也是曹朋的丈人。

河一工坊在河南尹治下,两个老丈人一起维护曹朋的话,还有谁能够为难曹朋?

荀彧又道:“韦端被杀,凉州刺史空缺,当派何人前往?”

董昭连忙起身,道:“主公,司空掾郑浑,素有清名,才华卓绝,可为凉州刺史。”

郑浑,又是一个在三国演义中,未曾出现的人物。

后世对郑浑,有诸多说法。

而其中最为可笑的,莫过于是说郑浑出身贫苦,是一个铁匠……而事实上呢?郑浑是汉代著名学者郑众的曾孙。而他的哥哥,也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儒,名叫郑泰,曾官拜扬州刺史。论出身,论德行,论名望,郑浑的确是首屈一指。

在历史上,他曾为京兆尹,又做过各地太守,政绩卓绝。

加之他是郑泰的兄弟,而郑泰在关中士族当中,又有极大的声望……董昭推荐的这个人才,的确不差。

曹艹点点头,却意外的发现,荀彧荀彧,还有郭嘉都轻轻摇头,表示不太赞同。

“文若,你不赞同?”

荀彧说:“文公的才学和德行,我甚为敬佩。

若换做其他地方,他都可以胜任……但是凉州,我却以为文公怕难以担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