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全盘接手徐州后,开始着重整顿吏治,接连罢黜了一些不合格的官员,准备在徐州来一次大换血。
不过,张彦帐下人才少的可怜,加上近几年陶谦执掌徐州时,吏治昏暗,许多仁人志士都不愿意出仕,或者干脆远走他乡,躲进深山老林里进行归隐。
于是,张彦在郯城设立了一座聚贤馆,广招天下名士,由糜竺全权负责。除此之外,他还让各郡太守举荐郡内人才。
张彦起草好招贤令后,便递给了糜竺,请糜竺过目,再加以斟酌。
糜竺接过招贤令,匆匆看了一遍后,忙道:“主公,这份招贤令写的是不是太过简单直白了?”
张彦道:“越简单直白越好,招贤令不光是招募那些名士,还要募集一些孔武有力的壮士,那些壮士大多都是粗人,招贤令若是写的太过文绉绉的了,我担心他们看不明白。”
“可是主公有没有想过,那些所谓的名士,一般都很清高,如果招贤令写的太过直白了,他们看了以后,肯定会不屑一顾,又怎么肯来聚贤馆?”
张彦皱了一下眉头,觉得糜竺说的也很对,问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糜竺道:“主公不妨分开招募文武,聚贤馆只负责招待天下名士,招贤令可以找一个水平高一点的人代笔,写的越文词华丽,越辞藻优美,那些名士看了以后,才会越欣赏,自然而然的会来聚贤馆尝试一下。除此之外,主公还可以另外设立一个专门招待勇士的地方,交由专人负责,再发布一道募兵的命令,越简单直白越好,那些勇士看了以后,若想投军,自然而然的就会前来。”
张彦点了点头,缓缓的说道:“你说的很对。那么就按照你的办法来办,只是,这招贤令应该让谁来写呢?”
糜竺抱拳道:“陈登之父陈珪,是乃徐州一带最为人敬仰的名士,而且他也写的一手好文章,若请陈珪代笔,这个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