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的对抗是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李显自是早已做好了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至于乐彦玮所认为的改革步子迈得过大过快的问题么,李显却是颇不以为然的,只因他很清楚现有的军政体制不大改的话,将来怕是依旧难逃藩镇之乱,为子孙后代计,哪怕再难,李显也绝不会退缩,只是这话李显却是不愿宣之于口,这便含糊地应了一句,旋即便将话题转了开去。
“唔,此事确得从长计议方好。”
一听李显提起征伐吐蕃之事,张柬之的眉头立马便皱了起来,倒不是担心李显会大败而归,而是在烦恼无法在朝议中通过开战的提议,概因如今的朝局已是泰半掌握在武后的手中,那婆娘防李显都还来不及呢,又怎肯坐看李显沙场见功的,至于太子那头么,只怕也是同样的心理,而李显的嫡系如今又基本被排挤出了朝堂,虽还有萧潜、林明度等几名大臣在,却已是成不了大气候了的,断无法在朝议中取得优势,若没个特殊的际遇,纵使李显再想,这战怕也是打不起来的。
“此事恐须得在父皇身上着手方可,若不然,朝议恐难通过!”
张柬之能算得到的事情,李显同样也能,对于通过朝议的信心着实是不怎么足,反复盘算了好一阵子之后,微微地摇了摇头道。
“圣上对外素来强硬,若论征伐吐蕃,陛下倒也久有此心,只是皇后娘娘那关却是难过,若能令吐蕃人聚众来攻,则事未必不可为。”
张柬之显然是赞同李显的看法,可说到解决的办法么,却也同样没甚好主意,也就是顺口提出了个不怎么靠谱的建议来——自打咸亨三年秋一战过后,元气大伤的噶尔?钦陵所部便已是龟缩到了吐谷浑腹地,全面采取了守势,仅仅只在两国边境部署了少量的兵力,也就是偶尔以“打草谷”的方式出兵骚扰一下唐境罢了,至于发动大规模战争么,连番吃亏之下,噶尔?钦陵还真就没那个胆量,要想让其大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