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拣宝 > 第1043章 没头的苍蝇

第1043章 没头的苍蝇(3 / 5)

适时,俞飞白直接表达不满:“我们眼睛没瞎,如果这是柴窑,片柴值千金的柴窑瓷器,那我直接把它吃了。”

“真的是柴窑。”

这个时候,店主眼露出几分狡黠之色:“不过,肯定不是古代烧造的柴窑,而是我们省内大师复烧出来的品种,非常精美的工艺品,代表我们开封的形象……”

“果然不出所料。”两人一听,顿时了然。店主的心肠不算黑,脸皮也不够厚,不至于到睁眼说瞎话的地步。

尽管以前没有来过开封,但是两人确实也听说过,豫省之有人尝试复原柴窑。但是烧出来的东西,到底与传说的柴窑有多么想像,由于缺少直观的对比,大家也不太清楚。

然而也不可否认,以现代技术精心烧造出来的“柴窑”瓷器,甚至于通过国家专利局,获得省内专家的肯定,足够说明这种“柴窑”瓷器,肯定有几分门道。至少可以确定,这种工艺品的水平不低,质量也有保证。

既然店主说开了,两人在失望之余,也随之仔细观赏桌上的瓷瓶。

五代时期的柴窑,号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如天,那是指釉色。传说周世宗柴荣即位,按照惯例需要烧造一批瓷器作为贡品祭器,底下的人不知道柴荣的喜好,所以向他请示,需要把瓷器烧成什么规格,什么颜色。

柴荣也十分风雅,直接批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古代的者,就是现代的这,意思是按照下雨后天放晴的颜色,把瓷器做出来。

这就是青如天的来历,而明如镜,却是指柴窑瓷器的亮度,就好像镜子一般,非常明净,能够把景物清晰映照出来。

至于薄如纸,声如磬,当然是指胎体的厚度,以及坚密的特点。毕竟只有胎质紧密,才能够弹出钟磬般的声音来。

显然,眼前这个瓷瓶的特征,基本上与传说的柴窑相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