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名家就好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然后到了元末明初,经过了一番动乱,却是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况且明代重用读书人,大家有了出路,研究四书五经都来不及了,哪有心思绘画。所以在明代初期,很少有让人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大名家出现。
直到明代期,经济十分繁荣,大家开始有精神化的追求。有这样的土壤条件,自然涌出来吴门四家、徐渭、董其昌之类的大名家。
总而言之,时代的背景,决定了化的基础。就好比现在,社会富足了,确实也催生了一大批“大师”、“名家”。问题在于,这些“大师”、“名家”,还没有经受历史的考验,至少要过五十年,才能够断定谁是货真价实的名家大师,谁是鼓吹出来的水货。
张老这画,明显是经受得住历史考验,能从元代流传到现代,不仅仅是机缘巧合,更重要的是这画肯定不错,不然也没人会细心保管收藏。
“尽管是元代版本,实际上画的却是南宋的景物。”
此时,张老微笑道:“这是江南沦陷以后,在蒙古贵族的高压统治下,某个人郁郁不得志,又不敢明着反抗,只好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缅怀昔日生活了。”
“嗯。”
王观仔细打量起来,十分认同张老的判断。
如果描绘的是元代,那么肯定有蒙古贵族出现,但是纵观全画,作品的画风明显是南宋的风格,尤其是城市的布局,以及市井人物的穿着,特别是骑马坐轿的权贵人家,都是典型的汉人造型。
然而图画的笔款位置,却出现元代的年号,那么充分说明张老的推测没错。图画的作者应该是前朝遗臣,身在曹营心在汉。另外就是图画的笔法十分细腻,人物表情更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这样的风格笔法,一看就知道绘图的人丹青造诣不凡。
“可惜啊,只有年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