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矩书写章,那肯定不是苏东坡的作风。反而像现在这样,一行一行字看起来有些疏乱,好像没有什么规律的字卷,才有可能是出自苏东坡的手笔。”王观肯定道,有几分斩钉截铁的意味。
“就是。”
刹那间,纪老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赞同道:“年轻人,很有见地嘛。”
“嘿嘿,知道人家的厉害了吧。”与此同时,刑老调侃道:“也不知道是谁,刚才在怀疑人家的眼力问题。”
“有吗?”纪老直接装糊涂,直接摆手道:“这点旁枝末节就不要理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东西是真是假。田兄,现在能肯定下来了吗?
“哪有这么容易。”田老摇头道:“还需要研究跋和印章呢。”
“对了,这里有东坡居士的亲笔跋,记载了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刑老连忙示意道:“跋的内容大概是说,有一个叫钦之的朋友来求,由于之前答应下来了,不过只写了一篇(前)赤壁赋而已。现在朋友又来访,他干脆乘兴挥毫,完整地书写了前后二赋。”
“从跋的语意来看,东坡居士也对这幅作品十分满意,叮嘱朋友要加意秘藏,不要轻易示人。最后是落款,元丰六年十月廿四rì,眉山苏轼并记于黄州临皋亭。”
说到这里,刑老感慨万端道:“或许就是加意秘藏四字,才是这篇作品在朝廷禁令之下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吧。”
众人纷纷点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只要了解北宋历代的人都应该清楚,苏东坡被贬黄州不仅仅是因为乌台诗案字狱,更是由于党争的问题,党同伐异。
当时的党争十分严重,基本上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如果不是宋朝没有杀士大夫的习惯,估计苏东坡早就完蛋了。然而,尽管没能在**上消灭对手,但是却要在思想上封杀。
反正在那个时期,朝廷颁布政令,大量销毁苏东坡的诗稿章字画,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