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锦里是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现在的锦里,依托蜀都武侯祠,在这条街上,浓缩了蜀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蜀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行走在锦里街道,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让人感觉好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在这里,随便可见复古的手艺玩意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让人回味无穷。
不过,逛了锦里,拜了武侯之后,王观也有几分遗憾的。这里热闹是热闹了,而且十分的繁荣热闹。可惜,再也没有他当年,诵读杜甫那首蜀相诗的感觉。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王观的印象,诸葛武侯的祠堂,哪怕不是荒凉的,也应该是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对望着苍茫的天地,才配得起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顾茅庐,隆对,三分天下的淡泊与大气。
带着几分感慨,结束了武侯祠之旅,又已经是晚上,不知不觉之,一天就过去了。
之后两天的时间里,在俞飞白的带领下,王观走马观花的看了殊院、宽窄巷子、青羊宫、昭觉寺等等著名的旅游景观。
期间,吃了许多特色的美食,又特意去参加了华丽绚烂的蜀锦、蜀绣。终于到了第四天早上,两人做足了准备,才气势汹汹的杀向了送仙桥。
“据传说,有位学士清晨漫步于摸底河桥时。一游人在旁观看见了,大叫这个学士,就是八仙的吕洞宾,来到这里观灯赏花……”
在车上,俞飞白介绍了送仙桥的典故:“从此以后,那个摸底河桥,就有了遇仙桥、送仙桥的名字。然后,又衍生了许多神话故意,什么何仙姑、蓝采和都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