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这些家电影公司为什么要运作奥斯卡奖项?还要在里面投入大笔的资金?如果说过去影片冲奖的投入大致都在数十万顶多百万美元左右,就像这一届的《芝加哥》,总计不过投入了一百万美元,那自《英国病人》之后,米拉麦克斯正式加入到这场游戏中,奥斯卡冲奖开支将以闪电般的速度堆高到数百万美元乃至上千万美元。
到世纪之交,千万美元甚至只是获奖的入门级保证。
为什么电影公司要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因为荣誉和艺术成就?这确实是个冠冕堂皇很能提高逼格的理由。
实际上呢?
或许去年大获全胜的《拯救大兵瑞恩》是最好的例子,影片拿到了九个奥斯卡小金人,获奖的时候基本从全球市场下线,拿到手的小金人对票房没有太多帮助。
但是!别忘了一部影片不止是有票房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影片的票房收入占总收入比在不断下降!
上一届奥斯卡之后,《拯救大兵瑞恩》在包括北美在内的全球市场推出了录像带和vcd,其中既有销售,也有租赁,截止到新年前,这方面在全球市场的总收入为1亿4458万美元!
还有电视播放版权,全球总收入达到4180万美元!
此外,影片还跟孩之宝合作,推出了拯救小队和大兵瑞恩等角色的人偶。虽然销售情况只能说非常一般,却也有400多万美元的收入。
最佳影片可以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网络不够发达,信息还没有完全爆炸。奥斯卡也没有彻底小众化和政治化之前,奥斯卡提名和最佳影片还是相当多人选片的风向标,除去少数例如《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奇葩片外,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的影片,一般都会迎来商业收入的大幅度上涨。
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后,《芝加哥》北美放映规模再次扩大,第一时间由原本滑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