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何贯昌直言说道。
林宥伦点点头,表示了解。
“其实这很正常,任何国家地区的本土电影,对外来电影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相比于某一部电影,演员想要获得好莱坞的认可会更加的困难。不要说是你是一个外国人,就是美国演员,黑人和白人也是有明显区别的。程龙的电影现在已经做到了外片所能够做到的极致,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学着如何将自己的电影包装得看起来像是美国电影。”
何贯昌眼露出疑惑的表情,“是不是像《鬼吹灯》这样的电影,就是林先生所说的将本土电影包装得更像美国电影?”
林宥伦摇摇头,“何先生误会了,《鬼吹灯》实际上还是走的类型片的模式。”
见何贯昌不太明白所谓类型片的说法,他接着又解释说:“现在香港电影想要打入好莱坞市场,可以有了两个选择。要么就走类型片的路子,类似《黑夜传说》、《黑超特警组》、《鬼吹灯》这样找一些东西方观众能够共同接受的电影类型来拍;要么就是捧出一位被外国观众认可的电影明星,围绕着他来拍一些电影……走类型片的道路,好处就是不用受演员的限制,但题材选择很关键,判断稍有失误,投进去的钱就等于打了水漂。”
何贯昌对此深有体会,能够进入海外市场的电影一般都是大制作,动辄上亿的投资,电影公司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这也就是香港的那些小电影公司明知道海外市场上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但却没有人敢轻易模仿林宥伦,一部接一部的投资大制作电影,即便是嘉禾,在进军海外市场初期投资的那几部大制作电影,也都是小心翼翼地拉林宥伦入伙,才敢放心地往里投钱。
也是到了最近两年,嘉禾自己慢慢摸索出了一些门路,这才开始减少与林宥伦的直接合作。
因为投资风险很大,嘉禾现在每年都会把这样的电影控制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