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伦的看法和他基本一致,无线在大马、新加坡都有电视频道,但作为外来电视台,永远都不可能发展到最强最好。
“那林生你觉得无线下一步的发展重心该放在哪里?”
林宥伦微微一笑,“六叔这话可就问错了,应该是说,未来华语地区,那个市场的潜力最大。”
“林生是指大陆?”邵毅夫摇摇头,“我曾经就此事试探过那边的态度,对方也和我明说了,大陆政斧不会允许传媒业向私人开放,连电视频道资格都拿不到,这个市场再大再有潜力,对于我们而言也只是一块看得见却吃不着的蛋糕。”
“没有频道就不能进入了吗?”林宥伦放下茶杯,“我开拍手上这部电视剧,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想要尝试制播分离的模式,就像电影推行读力制片人制度一样。”
邵毅夫的眼皮微微一跳,读力制片人制度这个词落在他耳,立刻引起了他的不悦。当年他与邹闻怀的根本分歧就是在于是否要推行读力制片人制度,而嘉禾就是凭借这项制度,将邵氏从香港影坛的宝座上挤下,虽然已经转战荧幕,和嘉禾的交锋不再像以前那般激烈,但这件事却始终是邵毅夫心头难解的一个结。
“当然电影和电视又有所不同,香港电影进入其他地区,本质上并不存在进入障碍,市场足够大,所以读力制片制度才可以很好的发展起来。而电视则不同,直接进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以目前香港电视业的现状和市场大小,无线坚持制播一体的模式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林宥伦这么解释后,邵毅夫的脸色才稍稍变好了一些。
林宥伦接着又说:“但是在香港之外,我觉得无线应该转变自身的定位,努力向内容提供商的角色靠拢,而制播分离,正是对节目利益分配方式的一种探索。”
邵毅夫一开始对制播分离态度是抵制的,但听林宥伦这么一分析,态度才又发生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