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最才子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兹体事大

第二百七十三章 兹体事大(5 / 7)

实行,只怕皇帝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而且,这么大的一项政策,皇帝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胡汝贞在东南坐大,必然有其他后手。

所以,对厘金,小严是非常不感冒的。

求人不如求己,他再等不起了,无论如何,来年开春,军队必须有所动作。

这军饷必须解送去杭州,这样才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才能让朝廷和天子看到胡宗宪至少在目前而言是不可替代的。

这次将手伸玉熙宫的维修工程款,小严算了一下,他至少能从中得到七十万两的好处。到时候,给前线五十万,自己还能留二十万。即便将来被皇帝发现,他也可以推脱说款子全送去前线了,并上一道折子,痛陈厘金制度的弊端为严党洗脱嫌疑,并顺带着倒打吴节一耙。并哀求皇帝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将内驽的钱再拿点出来做征剿倭寇的军饷。

呵呵,朝廷所有人的眼睛可都盯着皇帝的小金库。皇帝若不掏钱,就是昏聩,就是暴君。御使们一人一口唾沫吐死他:你看,不过是从区区一个玉熙宫的工程里挤了点银子出来,就可以在东南进行一次如此规模的战役。万岁,究竟是你的宫观重要,还是国家重要?厘金制度以后就别干了,皇上你少建点院子,再将体己钱拿点出来,就能将倭寇赶下海去。

此事若艹作得当,一是可以在厘金制度上给严党正名,二是为东南凑集军饷,三则可以将吴节推到风口浪尖上。他这个混帐的厘金制度不但没有实行的可能,反将皇帝也卷了进去。

严嵩父子侍侯了嘉靖皇帝二十来年,对这个万岁爷的禀姓早就知根之底。

如今这个大明朝的天子,乃是天下间一等一爱面子之人,又贪图安逸,曰常间最讨厌麻烦。

这就是他身上最显著的两大缺点,只需把握好了,也不难着手。

吴节这个厘金制读所烧起的这把火被直接引到皇帝头上,让嘉靖颜面尽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