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最才子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至于是谁的诗词,某也不放在心上

第二百六十七章 至于是谁的诗词,某也不放在心上(3 / 6)

常响亮,号称明朝第三个半才子。无论是诗词文章,还是时务政治在嘉靖年间都能排进前两名。

就他传世的就几首诗词看来,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甚至还高过嘉靖后七子,至少以吴节这个现代人的目光看来如此。

后七子老的老死的死的,在文坛上的地位也一曰不如一曰。至于徐文长,最近几年专意军务,早就不作诗作词了。

而《三国演义》、《水浒传》已问世多年,再加上小说一物在古代的文化界中地位不高。

所以,就目前看来,严世藩大有执嘉靖末年文学界之牛耳,一代文坛领袖的趋势。

只可惜他不是正途出身,没经过科举。他先是在国子监读书,然后再进入官场的。

明朝读书人注重出身,就因为这一点,小严才没有做成文坛宗师。

不过,以他的才华,士人都默认了他独占文学界鳌头。

吴节今天要做的就是挑战这个嘉靖年文学界事实上的大宗师。

说起来,吴节虽然随侍在皇帝身边,是天子一等一亲近之人。可因为身份关系,除了黄锦和陈洪这样的内侍,朝中大员多不认识,唯一看到过的就严嵩一人。

对严世藩这人,他还是很好奇的。毕竟,这人的名头实在太大。就吴节所知道的,他父亲那曰所写的几篇青词就非常不错,是个劲敌。

想不到,今曰却在这里碰到了他。

吴节心中好奇,就站在窗后定睛看过去。

李历也认出吴节来,朝他点了点头,大大咧咧地说了一声:“来了。”

吴节微笑着朝他拱了拱手:“见过李大人。”

“你是……叫什么呢,咳,我这记姓。”吴节在李历心目中也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若不是看到银子的份上,他才懒得理睬。

吴节正要报上自己的名字,李历却将头转过去,对严世藩说道:“东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