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是不可能公布的,以免朝堂不安,所以都是叫陈瑛和纪纲另外寻摸了一些罪名。如今辅国公杨旭也叫这条恶犬给咬了,险些就栽在里边,勋戚集团已把纪纲列为了拒绝往来户。
文臣集团又分为三股势力,太子派、二皇子派、中立派。本来太子一派的官员就排挤他,因为他与辅国公杨旭交恶,就更加疏远他了。二皇子一派的官员早跟他打出仇了,那就更不用说了,至于中立派的文官,对他是敬鬼神而远之,这些人别说还不知道消息,就算知道了,从中砸摸出一点味道,谁会跟他说?
现在也就武将集团和他没有太大冲突,双方的关系不远不近,还算平和。
可纪纲并不觉得自己就快要变成全民公敌了,他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一直以来,整谁谁倒,给了他一种错觉,文武百官对他的戒备疏远,更被他解读为畏惧。夏浔替薛禄出头,亲自赶到桃源观坐镇,仗着国公的地位羞辱他一番的事,也被他理解为杨旭已是黔驴技穷、技止于此,还有什么人是他该怕的呢?
纪纲这个人,入了府学都能被教谕开除,就是因为他的姓格偏激、轻佻,后来在朝廷势大的时候选择燕王、二皇子势大的时候选择大皇子,更显出了他的投机心理和喜欢冒险的姓格。也许,他这一辈子最谨慎的时刻,就只有靖难期间在金陵城里做密探的时候,那时候一旦暴露就要掉脑袋,他的理姓才勉强压住了个姓,而现在,他的个姓已是越来直膨胀了。
于是乎,纪纲愈发的目空一切,连走路都有点儿打晃的味道了。
纪纲像螃蟹似的正在宫中御道上走着,迎面忽有一位将军匆匆而来。
来者正是薛禄,薛禄此来,是为了给成国公朱能择选墓地的事儿。
关于朱能的墓葬之地,现在主要有三种意见,礼部的意见是在成国公的家乡怀远(安徽)给他择选一处山水好的地方进行安置,军队的意见是把他安葬在钟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