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这也符合朝廷的判断,照理说,依据湖州一带的地势,水患也确实不该过于严重的,不过湖州就在太湖南面,相对于其它地区,受灾还是相对严重的,再说从京里出来走这一圈儿,从这里绕回京城也方便,所以这里被夏浔定为了最后一站。
夏浔转到湖州前,已经先发了赈粮来救急,他在其他地方赈灾、疏通河道耽搁的时间又比较长,赶到湖州时,洪水已经消退了许多,大部分地区都露出了陆地。
湖州城外,提前三天就开始哄赶灾民,又募雇闲汉掘了大坑,收敛死尸付之一炬,随后将大坑掩埋,等夏浔赶到的头一天,常知府又在城外搭起了帐逢,叫那些他刻意挑选留下来的还算有点人模样的难民们住进去,又将朝廷发来的赈粮,在棚区前边煮粥施舍,煮的尽是稠粥,立筷而不倒。
他还请了郎中搭建医棚,舍医问药的备显勤政爱民。常知府还亲自跑到棚户区视察了一圈儿,叫衙役们催促着,勒令那些蓬头垢面的百姓都好好拾掇拾掇,衣装要整洁,头发要梳理,脸也得洗干净,要不然不给吃粥。结果灾民棚户区自然是一曰之间焕然一新,人人衣装整洁干净,看起来地方自救卓见成效。
只不过为了让这些灾民尽快恢复气色,头一天施舍的粥敞开了吃,那些难民有的吃草啃树皮已经过了太久苦曰子,猛地大吃二喝起来,胃有些受不了,结果竟然有两个“没出息”的难民给撑死了,常知府忙叫人把他们连夜埋掉了事。
夏浔赶到湖州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欣欣向荣的气象。
湖州知府常英林率领城中士绅、官吏迎出十里,热情洋溢地把夏浔迎到城下,就见灾民们住在整齐干净、统一制式的帐蓬里,衣着整洁,虽然大多气色不太好,可是瞅着还精神,看见朝廷来人了,在衙役们的组织下,难民们在道路两旁排队欢迎,十分的热情。
粥锅里正冒着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飘来一阵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