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极为珍惜有限兵力的朱棣是不会考虑这样硬碰硬的。他预料到接下来的几仗必定艰辛之极,想要突破南京外围防线必有一番苦战、恶战、血战,所以出发之前对全军做了一次全面的动员,为将士们鼓劲。
结果一路打下来,朱棣发现,他是白担心了。
朱允炆继位四年来一连串不切实际的政策、一连串抑武扬文的措施,在此时恶果尽现。
朱棣在淮上击败了盛庸的兵马之后,随即兵发盱眙。
朱棣的军队从来没有打得离南京这么近,兵过淮河,这是一道心理防线,本就不愿死保建文帝的守军原本只是在态度上同情燕王、倾向燕王,这道心理防线一被击破,发酵已久的心理天平便彻底倒向朱棣了。
盱眙守军开城投降了,朱棣大喜,他都来不及收编人马,便直接让盱眙守军打着原来的旗号跟着他继续南下了,朱棣兵至泗州,泗州守军也是不落人后,一箭未发,马上献城投降。
朱棣马不停蹄再奔扬州,扬州监军监察御使王彬本来还想抵抗一下,结果扬州守将包括他的兄弟王礼在内,一齐动手把他捆了,献与朱棣面前。
一连串的投降起了示范作用,朱棣就像从厄尔巴岛上逃回来的拿破仑,一路行去不发一箭一矢,高邮、通州、泰州、江州纷纷易帜归降,其中甚至还有朱棣兵马未到,便自己抢先赶来联系投降事宜的。
一直打到仪真,这里的守军才象征姓地抵抗了一下,奈何将有战意,兵无战心,也是小战即克,朱棣战前做了最艰苦的战斗准备,结果却是几乎兵不血刃,便杀到了长江北岸。
朱允炆在南京城里闻讯大惊,立即颁诏,命黄子澄、齐泰、御史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各路在外征兵的人马立即回保南京,尤其是驻扎淮安的驸马梅殷,他手上有四十万大军,如果能及时返回,南京之围立解,就算梅殷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