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你小子脾气是越来越大,我是惹不起了!”赵柽放下勺子讪笑着说道,引起周围的人一阵大笑。
“笑什么笑,二爷每天cao劳,做得都是大事,这种小事还要他分心,岂不是我们这些人的实职,快点干!”说着说着,三狗自己都笑了,这也就是王爷,换一个人敢这么‘训斥’主家,早就扒了他的皮了。
赵柽在大家善意的哄笑声中回到了自己的车上,见喜马上上来扫净身上的雪,换上干爽的靴子,递上杯热茶。赵柽在桌子上铺开河北东路的地图,找到了他们要去的大名府,标上了敌我两军的各自位置。
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它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
宋仁宗在檀渊之盟后的庆历二年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对大名城廊进行了增修,定名“bei jing”。增修了内城和外城,修内城为宫城,将罗城收缩为周长48里206步,皇城周长3里198步。外城周长虽然没有唐朝时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外城的周长比京师开封城的周长仅短27步。宫城周有3里,布局仿照正都东京汴梁,建设得相当雄伟壮丽。
称此城“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而大名府作为陪都共七十余年,为巩固统治,抵御契丹南侵,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就此打消了再次南侵的念头…
女真二次南侵后,赵桓在大名府设置北道总管府,以大名留守赵野为总管,但是这座雄关伟城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为大名是北府漕运中转重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缺粮的金军便将它作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