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却不及您十日之功!”刚刚开席,乔坤起身说道,经过整军和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的实施,城中民心大变,他这个知州也好当多了。
“呵呵,其实这都是你们之功,我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赵柽笑着摆手道,并不居功。
“老大过谦了,女真攻城掠地夺得了大片土地,可却叛附不定,而老大不用刀枪就让万众归心,这让我等不解,还请老大赐教!”乔坤施礼道,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以为以自己在德州攒下的威望可以当好一个知州,可现实却如此残酷,很多人并不买他的帐。
“恩威并施!”赵柽咂了一口酒说道,“在暴力面前没有人道,在血的面前谁不恐惧?刀枪可以征服世界,但一味的杀戮只能暂时使人臣服,血腥只能增加仇恨;适时施恩却能使人心归附,毕竟安稳和平的生活才是百姓最需要的。我所知的也就这些,其中道理也只能你慢慢体会!”
“老大,我到德州之后,对新招的军士们晓以大义,讲汉人才是一家,可应征之人寥寥,有些人还是跑到契丹人那边与我们为敌,后来不得以只能强征青壮才组成新军,可到了战场上却还是一盘散沙,即便处以军法也难以稳住战阵,最后遭此大败。但现在‘授勋制’推出和授田法之后,应募者蜂拥而至,军纪也大为改观,一心求战!”赵勇这时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讲道理虽然很重要,但是想让人们死心塌地的跟随克虏军冲锋陷阵,只靠大道理和劝说是远远不够的。战争是现实的,也是血淋淋的,能吸引百姓加入我们,在这乱世也只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赵柽想了下说道。
这话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者’虽说会让他们感到伤心,但是事实如此,即便是当年的红军,很多人参军的原因也是为能吃饱饭、有钱花、不再饿肚子,至于阶级觉悟和革命思想都是后话,否则怎会讲话中‘受组织教育多年’都成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