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使团,可是西北的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皇上马上反悔了,压住蔡京致仕的进表,虽然没有召回使团,却把他们丢在了太原等待下一步指示,将这些人分成了三路。
赵佶处理国政经常不拘常规,就像他写字画画,提笔一挥,潇洒飘逸。在进行重大的决策时,他常凭心血来chao,心志不专,反覆无常,翻脸不认帐,可他也有底线,就是不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否则蔡京也不会有之前的三起三落,这也从侧面说明国家大权一直就在他的手里。
将相和那是理想,每个君王都知道一旦将相和自己的ri子就难过了,必然是导致皇权旁落,朝臣左右朝政,所以历来是让他们相斗,皇上从中斡旋,那是左右逢源,两派都需要皇上的支持,那就都得老老实实的听话。
赵佶从赵柽的信中得知童贯这家伙居然想将眼前的大好局势放弃,一心想回朝伐辽,不惜至儿子于险地,又联想到自己提拔王黼、蔡攸等人就是想牵制蔡京的势力,可蔡京一旦致仕,几个新贵上位,会不会重蹈覆辙呢?而蔡攸之流和童贯勾结在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个苗头一定要掐掉。
所以赵佶一力支持儿子建功立业,使赵柽的地位在军中更为稳固,让童贯感到军中不是无人,自己的儿子也是战神,你不是不可蘀代;同时又让童贯觉得这帮新贵们做事不靠谱,不得不向自己靠拢。暂且留着蔡京也使新贵们时时感到威胁,不敢异动,成功借儿子的大胜将朝中的各势力重新分化。
......
七月底,赵柽领军直下宥州、盐州,延长城驿路向西逼近灵州,这一路可谓十分辛苦,驿路贯穿瀚海,虽然遍布湖泊,但都是盐湖,水苦涩人不能饮,而,土地盐碱化严重,不适于耕种,定居人口稀少,西夏赤壁清野后更是难见人烟。这里是唐代河曲地域著名的盐池,乌池、白池、细颈池和瓦窑池等都分布于此,在向西二州之间呈现一派缓坡丘陵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