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奋斗在新明朝 > 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

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2 / 5)

吏部尚书赵良仁的强烈不满,认定这是某文华殿大学士摆不清自己位置,粗暴干涉吏部政务。桂林府那地方太边荒了,一时找不到资历足够、又不得罪人的合适人选,正好这尤和撞上门来,也就顺手拿尤大人填坑了。

于是乎,意想不到的,因为一个尤少卿为导火索,大明历史上屡见不鲜的阁部之争又小规模的上演了。

前文提到过,吏部乃六部之首,职责明确写明是代天子处理铨政,地位与其它各部不同。而且是外朝唯一敢和内阁叫板的衙门,这也算是大明朝廷的传统节目。

赵天官和袁阁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个说“尤大人公事勤勉,但骄狂跋扈行为有不谨处,应当外放以正纲纪。如有改正可曰后再回京使用”;一个说“尤大人偶有无心之失,稍加诫勉即可,吏部外放数千里,分明是私心作祟,蓄意报复。”

最后焦点又集中在那天尤和揉烂吏部公文时,究竟知道不知道公文内容,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两个爷爷级大佬上了火气掐架,天子左看右看也不好劝,无可奈何下谕让在场的其他人今天上殿作证,要用事实说话。探求出真相,那输得一方自然没话可说。

这就是将石祭酒、李督学、孙御史人证三人组叫来的原因。三人组中,石祭酒级别最高,地位最尊,年纪最大,所以要先表态。

石大人是个正道人,不会公开的昧心说谎,所以没有犹豫,当即对天子奏道:“当时纯属意外,尤大人实乃无心之过。”

石祭酒多年的品牌形象放在这里,他说尤大人只是无心之过,殿中绝大多数人都已经相信了。这尤和看来确实不是依仗袁阁老撑腰骄狂跋扈。

袁阁老也稍微松了口气。但问题在于,真相不一定正确,正确不一定是真相。故而还要听听别人的说法。

景和天子在宝座上望了望李佑,按说第二个发言的应该是他,但天子忽然有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