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传出去,自己堂堂的左都御史,岂不成了太监的帮凶?再说他隐隐约约耳闻过李佑卖煤的事,仿佛很得民心,没准就是因为这个和太监起了冲突。
所以他便将捉拿审问李佑的事打发给了河南道与江西道联合办理。因为这两道的掌道御史与李佑关系最佳,江大中丞便以此表达自己的通融之意,免得遭到协助内宦陷害忠良之类的诋毁。
河南道掌道御史范忠与江西道掌道御史董若水得到上宪命令,齐齐大吃一惊,这李佑被罢了官也不消停,怎的又与中官起了冲突?竟然让天子不经有司奏闻,主动下诏要捉拿审问,这这这这这这这就是传说中的诏狱啊!
是的,诏狱不但是表示地点的名词,也可以是表示事件的名词。一般情况下,官员互相纠劾,或者官员犯了罪后奏闻天子,然后天子根据情况裁定处置的,这不是群臣心目中的诏狱。
只有天子非经上奏议事程序,主动姓的下旨点名捉拿审问,这才叫诏狱。尤其这种因为太正直而触犯了天子内宦勋贵,被天子点名捉拿的,更是最有含金量的诏狱!
触犯权贵下诏狱(要不死不残)和犯颜直谏挨廷杖(要保住官位),乃是有志文官追求的两大成就!得其一便足以传名天下!
范掌道与董掌道彼此对视一样,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闪过的艳羡,作为科道官,他们也渴望被下诏狱啊,特别是风险比较低、人身安全有保障的诏狱。
李佑这厮的极限在哪里?本朝第一个廷杖是他,第一个诏狱看来也是他,他现在可以去瞑目的死了,想他这辈子也真没啥遗憾了。
两人唏嘘感慨一番,为了他好,就要成全他,所以不能放水,必须去抓捕,而且必须尽快抓捕!而且必须尽快轰轰烈烈的抓捕!当即两大掌道在都察院点了差役,手捧天子诏书,冒着寒风向李佑住宅而去。
此时李佑正在书房静思,本次布局事情很复杂,涉及人物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