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李佑出了殿门,却瞧见段知恩站在院中。其实从长相来看,段公公是个很白净讨喜的人,但在如今的李大人眼中,可谓是厌恶至极。
段公公虽然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但没有资格在朝议时入文华殿。这是天子和大臣们的事情,段公公再关心内情,也只能在院中徘徊。当他抬头望见李大人孤身一人出殿,头上乌纱已经没了,立刻就知道自己获胜了。
段公公那上翘的嘴角隐隐泛起得意的微笑,心里想道,任你李佑做了一万件好事,也挡不住先入为主的歪曲,这就是当身边人的好处。
其实李佑与段公公并没有过直接冲突,连面都没见过几次,也就是南巡时有过几次接触。但由于各种立场原因,太多太多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
一个要推白侍郎上位,一个坚决反对白侍郎入阁;一个是萧皇后的盟友,一个是金皇妃的外援;一个与吴广恩是争夺司礼监未来掌印太监竞争对手,一个是吴广恩的友人。就连争夺天子心中的地位,也有得较劲。
段知恩暗中感慨道,李佑此人太难缠了,所幸这次他自作聪明,搬起石砸了自己的脚,这才平白给了可趁之机。要不是李佑大张旗鼓将煤市的事情挑起来,他也未必能抓住这个机会。
李佑下了台阶,偶然瞥见段公公的笑容,心里很不舒服。讥讽道:“段公公不要高兴得太早,如今殿中齐齐声讨你,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段公公信口答道:“李大人你说这话,自己都不相信罢?”
段公公当然有他自信的本钱,只要不失去天子的信任,无论别人怎么弹劾他,都是没用的。别人殿里这几十个人,就是全京城所有官员都围攻他,也是无效的。譬如正德年间的八虎,被百官集体苦谏诛除,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可以说,他本身没有什么权力,最大的权力只来自于天子的信任。只要有这个在,哪怕他不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