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主持河务就出现了溃堤,你等着本官弹劾失职罢!”
王知州正在绞尽脑汁琢磨词句,本来是一切尽在掌握。溃堤之后,他将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解救了祖陵危难就是一件大功。可是现在随着李佑突然现身,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
如果李佑此时不在现场,等到他成了大功臣,然就是任他说道。他将和事先勾结好的守陵太监联合上报朝廷,说李大人在泗州督导河务不力,轻视祖陵安危擅离职守,导致外堤溃堤,祖陵陷于险境。
这也是王知州之前计划好的,到那时候朝廷肯定需要一个替罪羊,就让无功有过的李佑去承担罢,总不能在天下人面前寒了他这个功臣之心,不然谁还肯替皇家卖命。
但如今李佑却是站在这里的,并非远在东岸,那些说辞都行不通了,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指挥权都落在李佑这个奉上命的手里,他还凭什么立功劳?还有他王知州什么事?费尽心思谋划数月,难道就是为了这一场空?
所以王大人一直讨厌李佑久留泗州不去的抢风头,好不容易趁李佑离开后实行了计划第一步,可眼下到了计划第二步的关键时刻,李佑偏偏又冒了出来!
此人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真有狗一样灵敏的嗅觉么?王知州还在想如何脱困时,忽然耳中传进一声大喝:“泗州知州失职大罪待察,给本官拿下拘押后细问!”
这话除了李佑还有谁敢说?王知州当即青筋暴起,指着李佑道:“本官也是朝廷命官,与你一样的品级,李佑你敢逾越规矩么!”
王知州如此说并不错,大明臣子从一品到九品都是朝廷命官,一个官员在没有朝廷授权时,是不可擅自抓捕另一个官员的,哪怕以高官抓小官都不可以。即使是宰辅大学士,也不可能下这样一道命令——去,将某某知县抓起来!
一般情况下,只有受命钦差可以如此便宜行事,当然大明的督抚也是借用的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