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战线遥远的蓟县,刘虞看着手里的战报无奈的摇头,这公孙瓒不但顶住了鲜卑和乌桓人的狂攻,甚至逐渐的反守为攻,开始取得战役的主动权了,此子果然不能小觑啊!
而另一个不能让他省心的,自然是在密云塞大出风头的方志文,更可恨的是,那楼班完全不配合,居然没有狂攻密云,反而回身一口吃掉了乌延部。不过这样也好,有了丘力居的二子争锋,至少乌桓人能安静一段的时间,唯一不爽的是方志文又立了大功,不得不给他升官了。
按照他的功勋,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升五品的杂号将军,二是升偏将或者裨将,这里面其实是有细微的区别的,虽然这两个都是五品,带兵的数量都是八千,但一个是自由度高一些,另一个则是纯粹的地方军队系统,刘虞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给他偏将军,将他绑在边军体系里,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分走他的行政权力,可惜,刘虞还不知道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精妙论点,否则一定不会这么想的。
于是,在方志文高高兴兴的回到密云塞的时候,就接到了荣升渔阳郡边军偏将军一职,辖下四军八曲,整整八十个伯长位置,继续署理密云塞。
田畴仍然任军司马,不过是五品的军司马了,掌亲兵两百,孙谨则升到了五品长史,仍然是名义上的密云塞行政一把手。
方志文大排筵席,并且大肆封官,慕容方为前军军尉,掌兵两千,折罗为中军军尉,掌兵两千,李射虎为右军军尉,掌兵两千,李元志为左军军尉,掌兵两千,其他军候都是是开始时跟随方志文打天下的武将,至于伯长,方志文将任免的权力下放给了各个军尉。
方志文的做法自然获得了部下将领的一致拥戴,其实除了那几个投降来的乌桓将领,方志文手下的将领都是他一手一脚带出来的,都是死忠类型的,倒是方志文这般的大方,大大的提高折罗等人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