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不得放松对反贼的剿灭打压,如今冒出个朱三太子,算是他们的旧主子,若连“主子”都死了,底下那些小老百姓们,必然能消停一阵子。
但事极必反,莫说这朱三太子真真假假,便是假的,背负着这么个名头,而皇帝将其绞杀,震慑民心的效果必然有,可就怕把一些人逼急了,反而以此作为揭竿而起的借口,为了明朝复辟,为了太子报仇。
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玄烨心里早就有主意,但他也愿意多听听其他声音,好反思和谋划之后的应对之策,他自然最不愿看到江南江北冒出无数的反贼了,朝廷最怕内忧外患,当年一面防着老毛子们,一面防着三藩作乱,玄烨至今想想,都会半夜惊出一身冷汗。
但今日,朝会上左一句“太子”,右一句“太子”,或杀或剐或监禁或流放,却叫当朝太子二阿哥胤礽,真正惊得一身冷汗,虽然此太子非彼太子,可看看胤礽如今的处境,他不害怕,还有哪个能害怕。
这日的朝会最终有了结果,皇帝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由,要了这朱三太子的性命,并将当众行刑,为的必然是打压民间逆反之心,凡反朝廷者,皆是此下场。
这事儿对清廷皇室的人而言,不过是多了场热闹,并解了四阿哥近来神神秘秘的缘故,自然四阿哥到底做什么,又怎么会单单如此,皇帝闹得那么大动静,也是想能平息众人对他的疑虑,总之死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朱三太子,对皇帝对朝廷本该毫无影响。可却因为这件事,竟把自家堂堂正正的太子吓得不轻,那一日朝会上一声声的“太子”,成了胤礽的魔咒,他回去后就高烧不退,连病了数日。
太子生病那几天,皇帝去看过一回,出来时神情淡淡的,太子妃将皇帝一路送到乾清宫,玄烨似乎有些不忍,吩咐太子妃:“你也要保重。”
太子妃一时激动,竟是含泪道:“皇阿玛,您饶过太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