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的实物租子,便也是有数的这几样。
要是想要将那几种耐旱高产的作物真正推广下去,官仓收粮必须要有变动。
十三阿哥听了曹颙的话,恍然大悟,道:“怨不得苞谷推行了几年,有成效的府县有数,原来是这个缘故。可好官仓换米,也是大事,千百年来,百姓吃的都是那几样,换了苞谷,吃不顺口也是有的。”
“十三爷,高粱与苞谷都是粗粮,对百姓来说,它们都是果腹之物,又有什么区别?有钱的人家,不是自家有粮,就买南边的稻米,又谁会去吃官仓的米?”曹颙道。
十三阿哥点点头,道:“是我想左了,官仓之粮,是备荒用的。到了荒年,耐饥就好,谁还会挑剔吃着可口不可口?”
事关民生,十三阿哥问的很是仔细,除了询问曹颙地方粮仓的仓储情况外,还专程问了他二季庄稼之事。
要是种二季庄稼的田亩数增加,那就相当于多了一倍的土地。
等到连十年九旱的直隶,都能不依靠朝廷救济,自己度过荒年,那其他省份学习直隶的法子,也能减轻朝廷负担。
现下是农业社会,以农为本,曹颙这个总督,说起直隶农事头头是道。
十三阿哥颇为欣慰,看着曹颙道:“我早就知道,你有大才,能以百姓先,青史上,会有你的名字。”
这赞得有的过了,曹颙连道不敢不敢。
说完公事,曹颙才似随意说了一句:“王爷,臣有件事,不知当如何行事,想要请王爷指教一二。”
十三阿哥笑道:“你这大总督当得大家都交口称赞,哪里还轮的找我指教?说来听听,是想要打着我的牌子,敲打直隶那帮人,还是怎地?”
曹颙摇头道:“不是臣的事,是臣姐夫这些曰子正忧心……前些年随着十四爷出征西北时,路过四川,曾收过年羹尧的孝敬。当时他也没当回事儿,现下有点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