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不再继续坚持::“此话也算有理,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再要求将研发工作在这边进行,不过我们要求再增加技术人员到你们公司参与项目,而且以后的舰载机原型机也必须在我们这里生产。”
增加技术人员,这种事也不算太过分,反正就算是巴西之前派到西南科工的那些技术人员,也都是在西南科工技术人员的自觉保密下,并没有教他们太深入的东西,这次派来的人再多,也不过是重蹈覆辙而已。
对此,杨辉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来吧,来的更多一些都无所谓,我们正好还可以多收些培训费,这可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外汇收入不是。
“此事容易,我们欢迎巴航的增派技术人员到西南科工参与舰载机项目,大家都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这些都不是问题。”
至于说什么舰载机的原型机制造放在巴西,杨辉倒也答应的比较爽快,反正西南科工乃至国内都没有技术能力对舰载机进行测试,没有弹射器、拦阻索,一切试飞工作都是空话。
“而刚才你们所要求的舰载型闪电战斗机的原型机制造工作,我想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到时候巴航这边有能力制造出闪电陆基型,我们自然也可以在这边制造舰载型的原型机。”
不过,也别看杨辉这时候是满脸的同意,真要说起来,其实这也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感觉情况都在控制之内,才给出的回答,舰载机是答应了在巴航制造,但这款飞机最重要的起落架,还真就不是巴西那点儿工业底子可以玩儿的转的,没有大压机,完全不可能。
看起来巴航这些年制造的支线客机是一款比一款的吨位重,但那起落架制造都确确实实的和巴航无缘,全都是采购的国外专业的起落架生产商的产品,你让巴航自己做,他还真干不了。再加上飞机的着舰队尾勾等,这东西就连共和国现在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到时候恐怕还得要到苏联去耍点儿特殊手段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