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611所的方案就是这样,这一项目绝对是一款空地双优的气动设计。”
仅仅是解释了一部分之后,杨为就选择了结束演讲,反正最后也没有可能把这个项目继续下去,后面的具体如空重、最大起飞重量、航程数据,杨为甚至都没有研究过。
说的简单一些,这次的611所方案说成是611所对双发先进鸭式气动布局的探索更合适,自然这种气动就还会有更多的改进余地,至于以后会改成什么样子……
杨为现在也并不知道,反正肯定要比现在的十号工程更加先进,但先进到什么程度就连杨为本人也猜不出。
看着这边的611所的方案颇有些虎头蛇尾的味道,包括西南科工在内的所有人都搞不懂是什么情况,而这迷糊肯定不会持续太久。
随着第二天的到来,第二家单位的设计方案也要出场了,而被排到第二个出场的不是别的,就正是西南科工的右边邻居:洪都。
从当年的十号工程方案中一开始就被奉天所秒杀,甚至连同后来的搅局者611所过招的机会都没有。
自当年的强六失败之后,洪都厂也开始了埋头蛰伏,在军用飞机项目中,一方面是对老强五的不断进行现代化改进,另一方面则是着手l8教练机的研制。
直到这次,国内再次整出了先进战斗攻击机项目,作为国内的老牌攻击机研制单位,洪都厂再次祭出自己的大招。
洪都厂对这种可变后掠翼的痴迷,就如同611对******的、诺斯罗普对飞翼的痴迷是一样一样的。
自强六下马之后,洪都并没有放弃对可变后掠翼的研究,甚至还自酬资金继续在八十年代对可变后掠翼进行技术预研。
而洪都自酬资金完成的变后掠翼技术,一直到88年才真正全部掌握,同年还得到了科委的科技进步奖。
由此可见,洪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