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林宇之外,恐怕就只有海关知道了。
“呵呵,还算讲信用。”林宇笑着说道。
……
……
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从零起步,到1988年,达到最高年产量64万辆,形成了以年产10万辆“东风”和8万辆“解放”的中型卡车为主体的汽车工业体系,为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然而,汽车的产量和品种远远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1950~1988年,我国累计进口汽车130万辆,用人民币365亿元,其中进口小轿车26.8万辆,用人民币42亿元。仅1981~1988年就进口汽车59万辆,用人民币231亿元,约相当于同期石油出口收汇的1/3。在现有民用汽车480万辆保有量中,进口车达136万辆,占28.3吓。进口车特别是进口轿车充斥国内市场,不仅使大量外汇外流,而且伤害了民族自尊心。
13年来,汽车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波动,也经历了三上三下的曲折道路,而且每一次波动的幅度,都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的波动幅度。进入90年代,汽车工业又一次在市场疲软的打击下出现了滑坡。“八五”时期汽车工业到底应该加快发展,还是应该限制?怎样规划90年代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汽车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短短13年,汽车已经从以前的“官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在这短短13年中,华夏汽车经历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红旗”和“上海牌”时代的艰难自主摸索、80~90年代的大范围合资和90年代~21世纪初的自主群飙三个阶段。
13年间华夏汽车行业经历了从10万辆到接近50万辆的爆发式增长。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红旗轿车虽然为国人带来了自主轿车工业的喜悦,但是由于基础工业的薄弱和人才匮乏,从1950年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