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生之金融大亨 > 第五百七十六章 众人的意见!

第五百七十六章 众人的意见!(3 / 5)

我国签订了几项大的合同,抬高了铜价;1987年夏季晚期,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平均价高达2600亿美元/吨的不利时期,我国也购进了铜,被他们称为“非常令人惊讶的金属交易活动”。当然,我们也有成功的例子。1987年12月,我国利用世界铜价低的时期,进行了多达136.63万吨、相当于世界铜出口总量的22%的铜的交易活动,这也让给我们大赚了一笔。”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保障国外矿产品供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支持本国跨国矿业公司以大量资本和技术投入,建立国外矿产资源的供应基地。用我们目前时兴的话来讲,到国外进行风险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如果在资源国建立矿物原料供应基地,掌握或控制矿产勘查和开发的主动权,或合股开矿,获得份额产品分成,就可能获得价格便宜的、长期稳定的供给渠道。有资料表明,在国内建设100万吨产量的油田,平均需投入勘查开发资金35亿人民币,而在国外获得年产100万吨份额油的投资只在2亿美元左右。在国外,例如曰本,就有人就甚至提出,别人研究,别人勘查,别人挖出来的矿产,单凭钱购买的办法,在21世纪是行不通的。所以主张搞所谓“政斧援助开发“。事实上,曰本、西欧国家通过勘查开发获得份额产品占矿产品进口量的20%以上。70年代以后曰本开始参与国外石油开发,从而每年获得4000万吨石油,占曰本总进口量的20%以上。在这件事情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对我们国家以后甚至是未来50年的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国于80年代中后期到国外进行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和风险勘查工作。最早走出国门合资开发国外矿山的是冶金部门。而成绩较显著的是84开始到国外搞风险勘查开发的石油天然气部门。而地质矿产部门到国外勘查矿产资源尚处在“小打小闹”的起步阶段。迄今,我国到境外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主要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