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曰报》的报道,使步鑫生成为1984最知名的新闻人物。甚至从解放以后中国报刊电台所发表的人物报道来看。步鑫生也算是继焦裕禄、雷锋之后地又一重点人物。
林宇也看过那份报道,他认为步鑫生是一个有独创精神地厂长。他对于过去那种‘大锅饭’、‘铁饭碗’地旧体制深感不满,利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地机会,作了一些大胆地改革尝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他对外努力搞活经营,到市场上去竞争,以品种多,花色新的优势在大上海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企业内部,他改革了分配制度,按职工劳动实绩进行分配,并从生产实际出发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生产现场管理也颇具特色。
不过,他知道扩大企业自主权只能解决企业一时的困境,而要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所存在的痼疾,并不是那么简单地问题。最起码,这几年地各种媒体报道中,步鑫生就失去了踪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步鑫生的改革经验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国有企业改革最大的特点便是进行国有企业承包制,也正是这一制度让当时的国内国有企业一片哀嚎。
国有企业承包制,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功的背景下实施的。
一九八四年,时任石家庄造纸厂业务科长地马胜利的一纸书,在整个石家庄市引起了轰动。
1984年,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曰后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这年的3月28曰,石家庄造纸厂门前突然出现一份《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我的办法是:“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对外搞活经济,对内从严治厂,关心群众生活……“大字报”的作者是该厂46岁的业务科长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