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切割时会产生边角,这需要耐心打磨,帝王绿翡翠很珍贵,做饰件的出发点是尽可能保护它的价值,赵风特地留下大头的那端不动,就是为了在发簪的头部做一个凤凰的雕件。
这样一来,发簪又可以称为凤簪。
用了三天时间打磨,那套重要金刚石刻刀还没回到,赵风又找了几块硬玉来练习,因为不同的硬度,在用刀时的发力也不同,赵风需要用练习培养自己感知和触感。
或者说,找回前世的手感。
练了三天,赵风已经熟悉硬玉的手感,这时那套金刚石刻刀也回到,赵风精神一震,终于可以大干一场。
赵风从保险柜中拿出打磨好的翡翠,这时翡翠已变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可以看作简陋形的发簪,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就是定点。
设计已经做好,定点就是在哪里下刀,一件好的作品,还没动手,其实它的每一个轮廓都在匠人的心中,特别是雕塑型工艺,那叫下刀不悔,不像作画,可以随意发挥,要是写意型画砸了,还可以改成抽象派。
哪边是正面、哪边是侧面、哪边是顶端、哪边是底部,这些早早就要做好准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足足弄了二个小时,赵风这才停手休息一下,再看那翡翠上,已经用刻刀画了很多密密麻麻的线,看起来就像鱼鳞一样,远看去,又像鲜花,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到,说不定要晕厥。
普通的发簪,就像一支签,简单、俭朴,很多普通的妇人,用的还是木簪,简简单单,一个普通的木匠,一天能弄上百支,绝对没赵风做得这般麻烦。
碰上这么好的材料,赵风肯定不愿马虎了事,刻画这么多记号,因为赵风想用镂空式手法来做这件发簪。
仅是满足日常需要的,那叫用品;能让人看重的,那叫作品;能让人敬重、心生仰慕之意的,那叫珍品,赵风亲自出手,自然要向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