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崇峰来说,他一点都不反对自己学生进行各个领域的试验。不管是计算机领域,智能领域,新能源领域还是危险的核能领域,只要自己学生喜欢,他就会支持。
凭借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他身边凝聚了一群在各个领域都算是权威的学生。这些学生组成了华国科学界最重要的力量,不是院士就是某些大型实验室的负责人,小组组长。每次华国科技推动的背后,其实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些人无声无息,却做着对华国最重要的事情。
沈崇峰知道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在各个领域之中的触觉也不一样,他没必要限制学生非要进入到某个领域,谁能肯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呢。他不去阻拦,最多在对方失败的时候帮助一番。
王宁也是如此,教学方式采取了放羊式管理。不管王宁做什么,他都不会参与。就算是王宁开始研究核能,沈崇峰最多会担心一下,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只要学生可以说服他,他就不会继续阻止。
最可悲的不是有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醒,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梦想多么远大,多么不可思议,只要向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哪怕最终无法实现,也可以实现梦想的一部分。
人最悲哀的是明明有自己的梦想却不知道怎么去实现,无头苍蝇一般乱撞,最后把自己弄得一身伤,却什么都得不到。
沈崇峰需要通过学生的诉说了解他们有没有清晰的头脑计划自己的研究,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方向,他就会同意。
王宁现在没有说服他,却给出了让他满意答案,所以他不会拒绝。
其实说实话,他也不反对王宁进入到核能领域。数学领域的研究其实很尴尬,看起来每个领域都需要数学作为基础,可是最尖端的东西永远属于各自的领域。数学起到的帮助很有限。哪怕是王宁在数学领域上的研究有多少收获,他一辈子都只能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