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发现,总是让人牵肠挂肚。
一开始。很多人对王宁并不看好。不管年龄还是资历,哪怕是底蕴,王宁都无法跟哈佛相比。
确实,王宁有着远远超过常人的天赋,只是天赋总归是天赋,时间累积的底蕴不是简单的天赋就可以弥补,它能够让差距不再那么大,却也会相当遥远。
尤其是当直播开始,看着玉兰工业大学代表团沉重的神情之后,不少人都在心中哀叹一声,觉得保住王宁猜想可能比较困难了。
表情代表了一切,如果真的有机会保住王宁猜想,玉兰工业大学代表团不会这么沉重,他们肯定会有一丝轻松。
然而,玉兰工业代表团没有一丝丝的轻松,每个人从吴丙白到最年轻的魏承玉,脸色都不太好看。唯一比较轻松的估计只有王宁自己了。
只是别看王宁是讨论会的主角,是核心,在不少大拿眼中,他还只是小孩子而已,当做奇兵使用勉强凑合,真的正面厮杀,他或许还差了一些。前面几位老资格的教授都无法保证胜利,一个小孩子能够做到什么,他们并没有信心。
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原本他们以为会漫长的讨论过程竟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如果去掉开始领导发言的十五分钟,基本上哈佛跟王宁之间,在十五分钟之内就结束了战斗。不算写出来的王宁第二猜想,一共才说了几十句话而已。
就是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内,两方就决定了胜负,并且,一个伟大的猜想彻底诞生。
第一眼看到王宁第二猜想的时候,他们就被王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彻底震撼。他们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年,到底是怎么样发现了被人们忽视的另类数学,并且一步步的验证,试验,探索,最终发现了跟传统数学之间的秘密。
那绝对是一件复杂却又让人心动的过程,一步步的想象,一步步的发现,到最后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