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怪的问题。他唯一可以依靠的父亲只是偶尔回家给他扔下仅够糊口的钱,就又会急匆匆的出门不知所踪。在他初中之后,这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为了生活,他只能在离家门不远的一家类似私房菜的小饭馆里面打工。万幸那个看起来一脸严肃的饭店老板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不但管饭,而且也并没有压榨过他。而他除了那个老板之外,似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朋友了。
这样的孤僻与自闭,让他在学校里显得极为特殊。而当他一次又一次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各种考试前茅的时候,这种孤僻在别人眼中就成为了不合群的高傲。可这个记忆中的苏秀彬却一直谨守着这份孤僻,不解释,不掩饰。
一直到他成功的考上了那所几乎是全中国人梦想中的学府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诞生的一样东西,才慢慢在他坚硬如钢的心防上打开的一条缝。
那样东西叫做网络。
与现实中的孤僻不同,在网络中,他是一个活跃的智者。常年孤独带来的无与伦比的阅读量,习惯于自我倾诉形成的流畅的文笔,在那个网络初生,你根本不会知道你电脑的对面坐的是不是一条狗的年代里,显得异常的璀璨夺目。
那种现实与虚幻间的落差,华丽的叫人根本无法自拔。
苏秀彬自然也爱死了这种感觉。所以当他考上了本校的哲学研究生,然后是哲学博士。为的只是可以继续窝在学校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当然这个两耳不闻的窗外事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窗外事。要知道他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从互联网初期的各种聊天室,论坛,再到渐渐出现的门户网站,然后是搜索引擎的华丽转身,接着是随着乔帮主到来的移动互联网,这个几乎成天泡在网上的人知道的远比其他人多得多。
知道的多,自然领会就多,尤其是记忆中不时闪现出来的各种以他的以为好友开创的所谓“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