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春秋不当王 > 第305、306章 犯颜直谏的申无宇

第305、306章 犯颜直谏的申无宇(6 / 8)

住了心头的怒意,并是背过身去。

李然看了一眼一旁的伍奢,心中对刚才发生的事已是了然。

只听他开口道:

“臣犹记得当年虢地之会,臣与大王曾有过一席之谈。”

“大王问及臣有关齐桓公九合诸侯之事,并表示有志于效法那齐桓公。”

“不知大王可还记得?”

话音落下,楚王缓缓转过身来,眉眼间还残留着刚才的怒气。

只不过,他还是朝着李然点了点头道:

“嗯,寡人自是记得。”

李然见状大喜,不禁笑道:

“大王英明神武,胸襟自是比之齐桓公不差分毫。然而齐桓公当年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却皆是因其管仲可以做到侍奉国君‘和而不同’。”

“却不知,大王可曾听过‘和’与‘同’的区别吗?”

楚王经此一问,便知了李然的来意,显然他这是又要开始“滔滔不绝”了。

但同时,楚王也知道,李然这显然是在给自己找个台阶能够就坡下驴。

“不曾听闻,还请先生与寡人言之。”

李然见状,便又上前一步,是继续回道:

“所谓的‘和’,就好像是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再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如果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所以君子喝到的汤,就能使内心平静。”

“君臣之间也同样如此。国君所认为行的,但其中有不行的,臣下便应该指出它的不足,而使可以的那一部分更加的完备。国君所认为不行而其中有可行的,臣下就该指出它可行的部分。这样,政事才能平和而不肯违背礼仪。所以《诗》说:‘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

“可见,周人之先王之所以要调匀五味、谐和五声,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