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场的不少庶民,也同样对于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闻声当即连连点头。
“哦?子明兄也以为有理?”
丰施虽嘴上如此问,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事实胜于雄辩,如何能言之无理。”
“不过……”
就在李然对丰施之言甚为赞同之际,他的话锋倏地一转,而在场众人又立刻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众所周知,每逢遇到这样的转折,那便意味着李然又要开始秀了。
果然,李然微微一顿,脸上当即浮现一抹笑意。
“不过,无论治国还是做人,其实都是一样,都不能够因噎废食啊。”
“如今,我郑国所急需解决的,乃是自庄公之后便一直萎靡至今的国势,以及一直仰人鼻息的国运!郑国现在最迫切的,乃是从今往后,再也不用仰人鼻息,再也不要被晋楚两国这样来回拉扯。而应该要在复杂的外邦交往中,保有我郑国独立的一席之地啊!”
“而这背后,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
“子旗兄的话有没有道理?有,而且很有道理。”
“但是,子旗兄许不闻,《尚书》有云:‘四季有常’者乎?四季之时,乃是循环往复,无有始终的。春华,夏荣,秋实,冬蕴,此乃四时之天理也。”
“人道亦是如此,如今我郑国若不能替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又谈何未来?”
“譬如,晋国若无献公之征伐四夷,又何来后面的文公霸业?同样的,昔日的齐国,若无襄公为之开疆拓土,又何来的桓公霸业可言?”
“所以,唯有先让我郑国强大起来,这后面的事情还需留待后人去解决啊。”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倘若子旗兄希望一代人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在然看来,那无异于是吹毛求疵!此实乃上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