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用都不够,还得用木材、皮货、中药、东珠、大牲口去和大明交换,哪儿还有余力出口给欧洲?
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北京这边也不是没有任何业务可以做他们还可以输出技术!
买不如造嘛!
杨小弥可不“买办”,她很清楚,花钱向荷兰人买来的洋枪洋炮多半是“荷兰国阿姆斯特府制造”的这玩意可蒙不了她!
既然佛山那边的阿广能仿出乱真的洋枪洋炮,山西人、直隶人怎么就不行?直隶这边盛产煤铁,如果都开发起来,产量指不定能超过整个欧洲呢!
所以这两年,北京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商馆就接了造成厂和炼铁厂的单子,现在正在天津卫帮着大清修船坞,在张家口外的龙烟铁矿帮助大清修高炉。
另外,杨小弥还发现欧罗巴人的呢绒不错,穿在身上显得特别挺拔。所以也准备进口一个毛纺织的作坊——大清别的没有,养羊的草原可有的是!
不过向大清输出技术可不是荷兰人跑北京开商馆的目的.输出技术是有利可图的,但同时也在培养竞争对手!而且大清、大明、大周这三国属于“一个世界”,类似于欧洲基督教文明圈,输出给一国,其他国家很快就能学会。
所以荷兰人不太愿意这么干,只是为了拉拢大清攻打大明,才不得不输出一点真本事要不然大清怎么打得过大明?
而这次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巴达维亚总督斯皮尔曼不远万里跑来北京,目的就是为了最后敲定一个围攻大明的方案!
不过他抵达北京的时候,杨皇后已经去归化城迎接康熙皇帝了,所以他就只能在这儿等着。而在等待期间,他还在北京交了个老朋友——一个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很有些渊源的朋友,名叫郑袭!
这个郑袭可不得了,他是郑成功的幼弟,郑芝龙的小儿子,郑经的叔父。在郑成功去世的时候,还一度留下命令,要让他嗣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