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收归国有。
但这事儿难度不小,没几年搞不定。如果不搞定这个,就只知道蒙着头东征西讨,那么打下的地盘越大,底下的藩王实力也就越大,早晚还会出现吴三桂、耿精忠这样的人。
实际上,康熙自己也被底下的诸侯议政王和诸侯议政大臣所困扰,好在大清这边除了恭亲王常宁和朝鲜监国杨起隆之外,还没有特别强大的诸侯。而杨起隆和常宁不是一伙儿的,所以两个人不会勾结在一起造反,因此康熙眼下也还能控制住局面。
如果他能接着这次“解斗”,和大周达成一个“西北互保”,再同大明也议和成功,哪怕只能争取到五年十年的和平,那他也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北清的统治地位。
不过纳兰明珠和多隆带回来的李中山的议和条件,却让他有点为难。
他之前向吴三桂称臣已经掉了不少威望了,如果不是福全打仗的手艺太潮,他现在都不是皇上了。
这回又要当贰臣,向大明称臣.可别再激反了常宁!
所以今儿在接见明珠、多隆的时候,他没有马上点头,这会儿还是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回到行在后宫的。
“妾身恭迎皇上!”
杨小弥娇滴滴的声音打断了康熙的思绪。
康熙抬头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杨皇后在行在的寝宫了。
“平身,”康熙挤出一丝笑容,“皇后,陪着走几步吧。”
“皇上,您有心事?”杨小弥站起身,跟着康熙在院子里踱起了步子,她看见康熙的麻颜不展,就主动开口打听了。
她这行为属于后宫干政!康熙是非常反对后宫干政的,不过杨皇后除外.她的满洲名字可是那拉兰儿,干个政不是天经地义的?
“李大头要朕向朱三太子称臣!”康熙道,“朕都向吴三桂称过臣了,现在又要”
“哦,是皇上不愿意当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