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吴周和耿靖对大明而言是逆贼,北清对大明而言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光是朱三太子本人,就被大清杀了十几次!
不过这三个敌人和大明之间的敌对程度还是有区别的,北清和大明是有亡天下之仇的,哪怕暂时的和解都不可能。
而吴周、耿靖和大明之间是“家国之争”,也就是天下姓朱、姓吴、姓耿,而不是“天下之争”。所以奉行“民为本、君为轻、社稷次之”的大明和吴周、耿靖联个手也不是不可以的。
即便大明朝廷不方便出面,也可以由李中山这大将军出面去和吴周缔结一个非正式同盟或联姻——李中山本人是大明英王,吴三桂早先是大明西王,他们俩是平级的,现在李中山和吴三桂非正式结盟,依旧表明他们是平级的。那么大明自然高于吴周.反正能糊弄一下就行了。
不过这种看着好像是自欺欺人的非正式结盟,对于双方其实也是有实际需求的。
对李中山而言,这场联姻可以帮助他稳定内部的预期——一统海内看起来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但是三分天下看着是挺稳的。那么大家就会支持大将军幕府,一起先把耿精忠这个祸害灭了,把江西的地盘抢到手。
对于吴三桂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三分天下的预期。虽然他的想法是建立一个类似北宋的小号汉家天下,但是大周境内的士大夫们不愿意支持他,都觉得老吴家反复无常,先忠明,再忠顺,又忠清,再再反清复明,现在又脱离大明自立为帝,如此反复无常,恐怕是没有好下场的。而大明是天下正统,现在又搞原君、原臣和国人议政,听上去就很好。所以吴三桂治下的士人都拥护大明!
这就使得吴三桂的政权内武将的质量高,文官的素质差。如“原儒四先生”这样的大儒,吴三桂手下一个都没有。
这也使得吴三桂的政权建设搞得比较差,只能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扶植成军阀集团的首领,依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