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太子的财运怎么比他爹还差?他爹虽然是穷死的,但到死都是无债一身轻啊!他要是欠了江南那边士绅三千万,他就是想死都不行了!
欠人三千万你还想上吊?怎么可能让你吊?你吊了,别人手里的债票不变废纸了?
信不信江南士绅马上选出几个“国藩”、“宗棠”、“鸿章”,然后从广东采购了佛山造的洋枪洋炮,组织好团练兵,一块儿北上保卫债主?
“欠了这么多钱,要怎么还呢?”朱舜水连连摇头,看着就急啊!
刘进忠也是连声叹气:“先帝就是没钱,现在到了定王,怎么更穷了?”
“不急,不急,”李中山笑道,“还钱的事情不着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大明原法》敲定了,然后再依着原法推举出大将军有了大将军,那大明的臣工们就能一块儿拥戴定王登基了!”
登基还债?
刘进忠问:“等定王登基了,是不是就可以还上债了?”
“那怎么可能?”卢三好笑道,“等皇上登基了,咱们用他的名义借钱就更容易了.要不然朱三太子借银子,听上去好像不靠谱。换成大明朝共和爷来借钱,是不是靠谱多了?”
“什么叫共和爷?”刘进忠不解。
“共和是年号!”李中山说,“取自西周国人暴动后的十四年共和行政,寓意为国人共和北王,舜水先生,您二位觉得怎么样?”
刘进忠觉得不怎么样,都共和了,还债台高筑,这皇上能好吗?
不过政治的事情他不懂,于是就扭头看着朱舜水。
舜水先生正眯着眼睛在思考,想了一会儿,终于想通透了,连连点头道:“好,好真是太好了!共和皇帝,债台高筑,江山永固啊!”
“债台高筑,江山还能永固?”刘进忠愣了又愣。
“那当然,”朱舜水道,“不永固,债谁来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