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兵组成的迂回部队,想从孝陵卫的南面进行迂回。结果这支部队又遭到了架在朝阳门瓮城上的红衣大炮和架在孝陵卫城南的红衣大炮的猛轰,同样损失不小!
不过这一支清军是由把家眷折在南京城中的江宁旗营兵和绿营兵组成的,都是揣着一肚子血海深仇上战场的。所以他们在挨了炮轰后,居然还顶住了由孝陵卫城内和朝阳门瓮城内冲出来的应天府团练以及东王军的反扑,在孝陵卫南面占据了一个庄子,随后又在这座里也架起了红衣大炮和孝陵卫城上的大炮对轰。
在孝陵卫城南有了个立足点后,清军就开始一边猛攻孝陵卫的东南角,以吸引孝陵卫守军的注意,一边在距离孝陵卫西北角二里开外的地方,动用民伕、民团,顶着红衣大炮的火力和连日大雨,构筑炮垒。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这个可以用来遮护攻击孝陵卫东面城墙的清军右翼的炮垒,终于还是构筑成功了。只是代价实在有点大!炮垒周围,层层叠叠倒着的都是民伕和团丁的尸首。
在孝陵卫东北方向的炮垒构筑完成后,清军对对孝陵卫东面城墙的进攻也开始了!
经过了多日鏖战,不高的孝陵卫城墙之下,散步的全是损坏的盾车、冲车和云梯车,推着这些车辆逼近孝陵卫城的也多少民伕和团丁,其实两者对“学坏有成”的鞑子们而言也没什么区别,都是消耗品而已。所以似的到处都是,在雨水中被泡得发白。这些攻城车辆,不是被布置在孝陵卫城墙上红衣大炮和红衣小炮(发生六斤或三斤弹丸)击毁,就是被从孝陵卫城内杀出来的应天府团练军的死士用大斧砍坏了轮子。双方都穿着棉甲的甲士还爆发了激烈的肉搏,不少战士就这样层层叠叠死在了一起。
孝陵卫的东面城墙也吃了不少炮弹,城墙上部到处都是被炮弹轰开的豁口。豁口下面,全是战死的八旗兵、绿营兵和被前二者当成炮灰的团丁。
他们在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