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朝田亩制度》,“一虎啊,额前些日子得了这两本反书,已经细细地读了.好书啊!额要是早个二十多年读了,也不会连累那么多兄弟了。一虎,你如果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好好读读,没错的。”
“皇爷,”刘一虎看着李自成,有点哭笑不得,“这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自古哪有读书人造反?”
“怎么没有?”李自成说,“读书人造反的多了!早年间反唐的黄巢就是个读书人,后来反元的刘福通、杜遵道也读过书,其中杜遵道还是元朝的国子监生.要不然他们怎么能写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这样的造反对子?额当年造反没造好,就是因为读书少了。一下做大了,就不知道该怎么整了,就在那里瞎整!
一虎,你可以多读点反书,要好好造他n的一场反!”
一说到造反,李自成的神采也飞扬起来了,刘一虎更是来了兴趣——他本来不喜欢读书学习,但造反是他的兴趣爱好啊!
“皇爷,这书额一定好好看不过您还是先和额说说,下一步额应该怎么办?”刘一虎问。
“好,那额就和你说说,”李自成道,“首先,你不要怕打吴三桂的旗号,也不要怕自称大明的臣子额们这一次一定要借壳造反!”
“什么?借壳造反?”刘一虎问,“借什么壳?”
“借吴三桂的壳啊!”李自成笑道,“一虎啊,你一定要记牢了,当年明太祖造反的时候,是用了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计策.他也是借了韩宋的壳,躲在刘福通和小明王旗下发展自己的势力。额们现在也一定要用这个法子,把吴三桂当成挡箭牌,让他顶在前面,额们自己好发展。你要是打出大顺的旗号,吴三桂能把你当自己人?
另外,额们要发展,就不能在巫山这种人少地广的地方建立根据。”
“为什么?”刘一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