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打枪打炮壮一壮胆?
可问题是岳乐麾下的军队并没有携带太多的弹药上战场——岳乐本以为这就是一场速战速决的伏击战,根本就没想到自己的军队会被逼到野战不胜,后勤中断,要靠消耗有限的弹药储备来维持战线的地步。
不过岳乐到底是大清朝的宿将,到了这个时候,他非但没有陷入慌乱,反而表现得非常镇定。只见他披挂整齐,带着手下的护卫和戈什哈们,在各处阵地来回巡视,鼓舞士气,安定军心。
他还不断告诉底下的带兵官们:只要守住就行!因为勒尔锦那边还有两万战兵,留在他那里的八旗家奴也不行这个数.所以那位顺承郡王打穿荣溪桥不过是时间问题。等顺承郡王的军队到了,那胜利也就可期了!
当然,他是不会告诉手下,从南溪开过来的一万五千吴军一旦击穿马思文指挥的五千绿营新军的阻挡,先于勒尔锦赶到大观镇战场,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塔子山、磨家坟山等一系列小山头所组成的这一列丘陵地带东南面的平原上,两支军队,正在这个天空中布满了群星的夜晚,迅速靠近。
这两支军队都打出了火把,顶着夜色继续行军。两边火把比一下数量的话,那可就差了太多了。吴军那边,可是浩浩荡荡的六条火龙,齐头并进,声势浩大.看这气势,起码有一万五千到两万人啊!
而清军这边,场面就小多了,顶天就是四五千人.
正在行军的清军官兵们也不是傻瓜,远远的就看见了浩浩荡荡的敌军“火把队”,全都生出了怯意。
但是今儿领军的马思文却是个对大清赤胆忠心的“奸二代”!
他是明朝的建昌参将马光远的侄子,光远在天聪四年,金军入关劫掠时投降了大清,思文也从那时起,和叔叔一起剃发降金,到现在快四十年了他可是少年降清,为大金(清)当了快一辈子的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