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好?”
“啊,这……”陈侍郎瞬间有点卡壳,一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此事,在老夫看来,自然是好的。不使才俊遗于乡野,这本就是科举取士之初衷。”
“只是而今朝中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矛盾越发尖锐,已为我大宋之沉亲疴弊病。”
“故尔老夫今日前来探访贤侄,一则是贺贤侄加官之喜,这二来嘛,就是想要问一问贤侄,对于我大宋冗官之弊可有良法可解?”
借着那鲸油油那颇为明亮的灯光,看到这两位长者那脸上充满着期待的表情。
高璋则陷入了沉吟,是的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大宋的官员,实在是多得厉害。
而且人浮于世,机构臃肿,并且还有不少考取了进士的才俊,都只能眼巴巴地坐在吏部的凳子上傻等。
期待着有朝一日,他们能够被选官,选上他们,不然,哪怕他们是进士出身,一样也只能领着俸禄,顶着授予的散官,成天在那东京汴梁当街溜子。
家里边要是有俩钱的,指不定就去勾栏馆阁里边吟风弄月,吟诗作对,跟小姐姐聊怀材不遇,跟志同道合者抨击朝廷不公。
等到他们有朝一日成为了朝廷的官员,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够利用自己的职务,从为自己赚上三瓜两枣。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忘初心,为国效力,为民请命的良材俊杰。
#####
“首先小侄想要请问吴伯父,您觉得,大宋能够取消科举取士,又或者是削减取士之规模吗?”
思量了半天之后,高璋抬头看向跟前的吴执中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自然不能。”吴执中还没有开口,一旁的陈侍郎就已经十分果断地给出了答案。
“毕竟大宋文运昌隆,而科举取士才俊之多,便是明证。”
“更何况,若是不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