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赵辅扣了一顶养寇自重的帽子,但宪宗最终没有采纳。
不久后,宪宗将赵辅召回京城提督京营,此举又遭到言官的极力弹劾。
赵辅虽然顺利提督京营,但终究抢的是文官的兵权,不久便以身体为由辞掉职务,并决定辞去侯爵换取世袭伯爵。
成化二十二年,赵辅去世,追封容国公,谥号:恭肃。
赵承庆是赵辅的嫡子,从小便喜欢武艺,熟读兵法,一心想要像父亲赵辅那般为大明王朝建功立业。
武靖伯府固然立下了汗马,但赵辅生前不被文官集团所喜,亦没能真正融入武勋集团,故而武靖伯赵承庆被排挤到了南京任职。
现在终究不是文官集团所主导的朝廷,武靖伯赵承庆被朱祐樘从南京召了回来,而第一个皇差正是前来荣恩宴主宴。
赵承庆知道这个皇差必须办得漂漂亮亮,面对刘健的质疑淡淡地回应:“本伯接到的旨意是前来主持荣恩宴!既是代表陛下而来,又是主宴,岂有居左之理?”
虽然“侍宴”和“主宴”仅是差一个字,但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侍宴”,早期的武勋自然还能高高在上,但现在早已经沦为小透明。但现在奉旨主宴,那么就没道理像吉祥物般龟缩在角落,而是要大大方方地坐在最中央。
最起码让这帮眼高于顶的新科进士知晓,他武靖伯赵承庆得到了皇帝的恩宠,而今前来这里主宴。
赵承庆知道汪直说得对,好好揣摩皇帝的心意才是他们臣子最该做的事情,同时还要无时无刻维护皇威。
现在皇帝既然指派自己前来主宴,那么他便是这里最重要的存在,却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居中而坐,同时向六百零一名新科进士宣告他武靖伯赵承庆的存在。
“有明以来,武臣出席恩荣宴均载为侍宴,未曾有主宴一说!”刘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伯爵竟然胆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