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异陵简 > 第一百九十四章:矛盾的地相

第一百九十四章:矛盾的地相(4 / 5)

个都不是正常人呀。”

是呀,他们三个都不是正常人,正常人又有几个经得住那些诱惑呢?

唐安蜀又道:“不过在我们之前,安望海还有一个挚友,不过他被那个人出卖了,也是因为那个人,安望海才真正的性情大变,可即便如此,他骨子里还是个善良的人,而且深知民族大义。”

裘谷波纳闷:“民族大义?”

唐安蜀道:“你们都知道,满清朝廷时期,特别是前期,汉人都是低人一等,而满人地位崇高,而安望海从不这么认为,你们都知道梁启超吧?”

裘谷波点头:“当然知道。”

唐安蜀回忆道:“梁启超曾在二十多年前发表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史叙论》,在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中国民族’,次年,他将这个概念正式写为‘中华民族’。”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几年后,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型,并下结论道: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这是第一次有人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而当年看到这篇文章的安望海的父亲对梁启超的理论很是推崇,他教导安望海:“在这片土地上,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长着什么模样,无论你有着什么不同的饮食习惯,无论你有着什么样的信仰,你和他们,你们都是中国人,你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所以,安望海父亲也是反对满清复辟的满人之一,他认为时代已经变了,民族大融合的时候应该诞生了,中华要走向未来,走向强盛,靠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综合力量,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孤军奋战。

唐安蜀讲完后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